第02版:政经·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政经·观察

第03版
政经·看点
今报网首页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号卖家成间谍帮凶!
国家安全机关揭秘“收藏靓号”陷阱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反间防谍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一旦发现间谍行为可疑线索,可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积极配合协助开展调查取证,为发现、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贡献个人力量。

    国家安全部

    冒牌收藏家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打着“收藏靓号”的幌子,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搜寻并购买各类软件账号、手机号以规避实名注册程序,并将这些号码用作间谍联络、经费传输,而这些账号的卖家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帮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一男子将所持号码挂网出售,不久后成交,但直到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其开展调查,该男子才知道自己的号码已被间谍利用。

    假面知心人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在互联网社交平台潜伏,伺机搜寻关键领域研究人员或涉密岗位工作人员作为拉拢策反重点对象,他们通常会伪装成知心人,假意开启一段恋情或其他亲密关系,以糖衣炮弹引人沦陷。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大学生在境外交换学习期间,与当地网友A某开启了一段“恋情”,毕业后,李某如愿进入某涉密单位工作,在A某的甜言蜜语蒙蔽下,李某利用工作之便为A某提供多份涉密文件,后经查实,A某的真实身份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

    兼职招募者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以开展调研名义,招募人员到我涉密敏感区域开展观搜、拍摄等活动,刺探我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地一名在校生为赚些外快,在网上找到一份“数据调研员”的兼职,每周按照对方指定要求到指定地点拍照传回“总公司”,并获得报酬,直到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其开展调查,该学生才认识到自己的兼职“调研”涉及危害国家安全,触碰了法律红线,追悔莫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政经·观察
   第03版:政经·看点
   第04版:政经·反诈
手机号卖家成间谍帮凶!
国家安全机关揭秘“收藏靓号”陷阱
颜值经济正成为新消费趋势:国内相关企业突破2500万家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重拳出击!
新郑多部门联合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检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