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天空上,总有几颗彗星划过,耀眼但短暂。
我站在一座雕像前,目光凝聚在上面的铭文上,我一字一顿地读着上面的字:“董存瑞战士,1923-1942。”视线上移,停在那坚毅的少年身上,他左手高高托着炸药包,右手紧握成拳,他就是董存瑞同志。这座塑像所在之地,叫作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我行着注目礼。他以生命为代价,以身体为支点,炸毁了敌人的暗堡。
我不由得想到一句话:“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是呀,董存瑞永存于人民心中。
董存瑞牺牲地址,一个略显悲痛的地方。中间卧放着一块巨石,上刻有“董存瑞壮烈牺牲地址”九个大字。四棵水泥仿制的松木托起一座桥,仿建当年董存瑞炸掉的桥型暗堡。一位拥有高尚灵魂的青年牺牲于此,以身殉国,视死如归。
两座角亭,结构相同,东亭刻有“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西亭刻有“革命战士永垂不朽”。它们是纪念亭,纪念干净如白纸的灵魂,舍己救国的英雄。
仿古建筑——烈士纪念馆,灰红相间,正面是长30米的廊柱,登上台阶,大门两侧十根明柱一字排开,越往里走,花纹与装饰就越华丽。馆内的八个展厅生动地播放着董存瑞的一生,是个精彩与精致共存的地方。
一刹那,那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墓便如同历史的烙印般出现在眼前。墓前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写有“董存瑞烈士之墓”,以及“永垂不朽”。黑白相间的字体无声诉说着一位青年的故事。我不由屏住了呼吸,又放缓了脚步,生怕吵醒了安眠于地下的英雄。一时间,只听见心脏一下下撞击着肋骨,责任感、肃静感,夹杂了小心翼翼的崇拜与敬仰。此刻,我感受到自己是如此不值一提。
我从未如此直白地感受到,在我们美好生活的背后,总有人默默扛下所有。
书上说,人会为同伴而牺牲自己,这是我们向世界、向孕育我们的土地作出的答卷。
革命的火种仍在燃烧,它书写了民族英雄们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以身躯铺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五星红旗,是由战士的鲜血染红的。
历史并非空洞的文字,它是有力量的,英雄事迹鼓励着我前行。我循着他们的足迹,迈着坚定的步伐,如同火苗在风中摇曳。是的,我愿成为一团火苗,在平凡生活中散发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