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经·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政经·要闻

第03版
政经·资讯
今报网首页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发展 | 河南大象新闻:以主流,向顶流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总编辑、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负责人 刘林军

    近日,“视听中国”刊发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总编辑、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负责人刘林军文章——《大象新闻:以主流,向顶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落实河南省委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安排部署,2023年1月,河南广播电视台整合全台新闻资源,融合大象新闻客户端、四部一频道、新闻事业部、地方工作部、阳光少年报、融媒体传播中心、云上河南(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十余家机构单元,涵盖广播、电视、客户端、网站、报纸、新媒体矩阵等传播手段,正式组建新媒体“融合旗舰”——大象新闻中心(以下简称大象新闻)。大象新闻目前下设十个业务中心,两个统筹办公室,员工总数逾1200人。

    作为河南广播电视台“双平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象新闻自觉落实“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要求,深刻践行河南台“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的发展理念,以“移动互联优先”为考核风向标,已基本形成集新闻内容生产与宣推、平台建设与运营、产业项目与经营等于一体的全媒体融合发展生态链条,基本实现以“云媒制播系统”为中枢,打造内容生产管理运行新机制;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支撑,探索经营创收新模式;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稳步向“建设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新旗舰,构筑移动互联头部舆论主阵地”的战略目标进发。

    2023年8月,大象新闻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2024年上半年,大象新闻在新闻融合传播、网络传播、短视频传播、微博传播等各项传播指数上均表现出色。

    以主流,向顶流:致力于新闻宣传的破圈传播

    一方面,自诞生之日起,大象新闻就自带移动互联基因。打破“小院高墙”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等媒介通道的区隔壁垒,实现了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所有传播平台及业务单元必须确立对标互联网大厂的“移动互联”意识,并且以“冲高奖”的方式,确立“移动优先”的考核机制,该机制的考核不依赖传统的收视率或收听率, 而是专注于互联网流量指标,通过精准、细致、显性、定期浮动的指标设置,确保团队在追求流量和影响力的同时,注重内容的品质和深度,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大象新闻强化新闻专业主义的力量。创作团队几乎汇聚河南台全部新闻要素的精兵强将,致力于锻造出一支“全、专、能、行”的融合梦之队。“全”指的是,“文、图、视音频,采、编、新媒体”等各方面的人才一应俱全;“专”指的是,在全媒制播所有环节,遵照因事设岗原则,所有人员都尽可能“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更“专业”的业务岗位;“能”指的是,在结果导向引领下,所有人员不但要“专精”、还要“多能”,也就是“一专多能”,各部门内部也因此形成“补位机制”。整个大象内部实施轮岗制,生产部门和平台部门互相轮岗,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部门互相轮岗,支撑服务部门和内容生产、经营一线部门互相轮岗,目的是打破各部门人员素养的“单一技能”,学习和掌握更多“补位技能”,拓宽发展空间,培养复合人才;“行”更多偏向高效率“执行”,且能行。

    大象新闻着力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大象出品,必属精品”的创作团队。各内容部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语态,致力于让主流成为顶流,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实现新闻宣传的破圈传播。

     一是在时政主题报道方面

    大象新闻坚持内容策划与宣推策划并重并行,实现大小屏共振互补。

    2023年和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大象新闻获中宣部、广电总局和中记协表扬70余次,总阅读量超过60亿,登上全国热搜17个。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马克思,且听龙吟!》《甲骨文风云》《锋评·教育三问》系列评论等作品,均实现超“亿级”传播;创意微视频《跟着总书记去“村”游》被全网130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总阅读量超1.2亿。

    大象新闻围绕主题报道,推出新闻专题片《此水此山此地》《从延安到红旗渠》、系列理论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吾辈》等,受到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专题表扬。

    同时,大象新闻着力打造互联网爆款作品,《在祖国的心脏合张影》《这块麦田 何以创造奇迹》《“少年追梦公益计划”系列微纪录片》《千年禅武赴山海 全球弟子拜祖庭》《文化中国行丨古迹守护人:择一事,终一生!》等作品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均实现破亿传播。其中,《在祖国的心脏合张影》荣获广电总局第一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部崛起的重要讲话精神,大象新闻连续推出《六省联动话崛起》《中部崛起 河南担当》《县域之变看崛起》等“崛起”系列“三部曲”。其中《六省联动话崛起》特别报道,获河南省领导表扬。

    此外,大象新闻创新时政宣传,推出了《+V视》《图解》《玥读》《聊会儿》《周看点》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深度打造“大象时政+”新媒体产品群,进一步挖潜《河南新闻联播》的小屏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在对外宣传方面

    大象新闻建立“全员外宣”新机制,实现了重大时刻,中央台有河南声音;关键节点,全国彰显河南力量。

    去年8月,由大象新闻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制的《实干笃行·大省勇担当》河南篇在央视播出,引发全网传播。2024上半年,大象新闻在央广、央视共播发河南新闻2635条,创同期新高。《中国式现代化河南气象河南篇》《中国经济向前“进”》《走出实验室的“新质生产力”》《盛世修文》《回响》等外宣作品,屡获上级批示表扬、被全国主流媒体首页置顶转载12次。

     三是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方面

    大象新闻全力打造“大象帮”网络帮扶平台,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打造了“1+6+18+N”的新型帮办网络,形成了“媒体帮扶+党委政府帮办”的双闭环工作机制,探索了一条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2023年,“大象帮”荣获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从流量,要留量:致力于平台建设的创新双驱

    作为河南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的融合旗舰承载,大象新闻确立了双动力流量驱动模式:一是打造自有客户端生态化发展为自有引擎;二是运维第三方平台头部影响力为外在动力。双动力流量驱动,进一步强化“移动优先”的融合传播理念,加速大象新闻“转型发展”的步伐。

    一方面,打造大象新闻客户端生态化发展为自有引擎

    大象新闻以大象新闻客户端为龙头,首发和汇聚全台所有视听节目,统筹做好台内重点节目内容宣推。一是横向打通直播频道、IPTV、有线电视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大传播平台;二是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触达阵地;三是内部融通传统电视大屏与移动终端小屏的大小二屏跨屏融合;四是联通央媒“大外宣”的“头条”传播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全方位、一体化传播格局,打造出以海量视频、移动直播、智能推送、多屏呈现等为特色的跨媒体、跨屏幕、跨受众移动传播平台。

    具体而言,一是以“主题时政报道”为内容聚焦,全力打造“政事”板块,建设“省委书记专区”“省长专区”“时政动态专区”,确保重大时政报道及时更新,实时直达掌心、抵达人心;二是推进“大象号+大象圈”生态打造,建立“共建共享 共生共荣”的内容和用户生态;三是搭建“1+19+104”融合传播矩阵,推进大象新闻与云上河南县域媒体矩阵一体化运营,深度下沉服务用户;构建“1+6+N”的网上群众路线栏目“大象帮”,一键求助直通全广电;四是孵化“大象算法”和“大象热搜”,打造“一端百面”智媒生态,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五是坚持AI赋能,引入AI工具箱,将智能技术作为“梯子”“伙伴”,强化客户端的数智化、特色化的生态建设。

    大象新闻以客户端为龙头,不断推进自主建设、平台融合、智能升级、生态发展,强化平台建设的自主创新,致力于让流量成为留量。

    今年以来,以“巨象、头象、飞象、万象”为主导的“四象计划”,每月分别推出“大象号星光榜”“象牙荣耀榜”等榜单,引导用户参与,激励用户生产更多内容。大象号月均发稿量稳定在62000至71000篇,月阅读总量保持在550万至620万次;大象圈月均发稿量34000条左右,月阅读总量6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大象新闻客户端吸纳超过700家政企机构入驻,每月平均产生10万条UGC内容和100万条评论,初步形成了活跃的社交生态。

    截至目前,大象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量1.58亿,日均点击量逾160万次;月活用户数(MAU)236万,已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客户端。

    另一方面,以运维第三方平台头部影响力为外在动力

    大象新闻坚持与互联网共创共享,并注重发展外部平台账号。大象新闻始终相信,拥抱互联网是主流媒体的应有之义。

    截至目前,大象新闻新媒体账号矩阵近300个,主要新媒体账号总粉丝量超2亿,综合传播指数稳居全国省级媒体头部。其中,大象新闻抖音账号粉丝3199万,大象新闻微博矩阵总粉丝超3000万。

    大象MCN作为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旗舰级新媒体整合服务平台,目前拥有全网账号1000多个,千万粉丝以上账号10个,总粉丝量超过3.5亿,被抖音集团连续三年评为最具影响力MCN机构,并于2022年、2024年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及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典型案例。

    变优势,为强势:致力于项目孵化的产业培育

    大象新闻坚持“创新创优、冲高激励、双向选择、结果导向,精准营销、政务服务、项目运作、成本核算”运作机制。在内容侧,创新创优是核心目标,冲高激励是推进手段,双向选择是用人机制,结果导向是评判标准;在营收侧,精准营销是运营策略,政务服务是链通渠道,项目运作是融合路径,成本核算是底线思维。

    大象新闻坚持“思维不固化、机构不固化、人员不固化”的“三不固化”管理原则,构建一套自带互联网基因、以业务发展为导向的“搭积木式”机构管理办法。以此为路径,大象新闻推出“大象风投”,以“深耕垂类赛道,打造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长期主义赛道布局,加快推进“媒体+产业”项目孵化建设。“大象风投”打破了部门和人员壁垒,好的产品和项目皆可实现内部路演、结果导向。依托全媒体资源优势,以用户为中心,衍生发展多元化产业业态。

    《阳光少年报》作为大象新闻孵化的优势成长项目,截至目前,发行量已突破156万份,领先国内同类报纸;2023年9月,《阳光少年报》初中版《大少年》正式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发行量已突破30万份;2024年9月,经过一年的筹备,《少年行》上线预售。《少年行》的上市,是《阳光少年报》深耕少年垂类市场的又一重要举措,产品线更加丰富多元,正式迈入“报、刊、书、文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以《阳光少年报》《大少年》为代表的大象新闻“少年报品牌”,已成为河南文化输出、创意文化品牌、媒体融合创新等诸多领域的标杆品牌,与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开设“护苗”专栏。围绕少年报品牌的多元化发展,大象新闻与新华社总社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在图书出版、青少年阅读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出“中国故事出海计划”,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2023年,由中国记协牵头,在北京举办了《阳光少年报》现象专家研讨会。2024年《阳光少年报》与中国记协共同发起了“少年追梦·山河有光”教育支持项目。

    此外,《阳光少年报》还筹划构建河南广电全媒体少年文化创意园“大象少年宝藏岛”,开创“媒体IP与产业生态链”新尝试,创新性地开展“广电核心资源+少年产业潜力+多元化拓展”的综合性模式。同时,不断深化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阳光少年报》这一文化桥梁,跨越山海,让香港青少年更加贴近和认同中华文化,开启《阳光少年报》传播新篇章。

    乘时代之势,御融合之风,逐互联之浪。大象新闻以“建设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新旗舰,构筑移动互联头部舆论主阵地”为愿景,以“全力以赴提高大象新闻影响力,千方百计提高大象员工获得感”为使命。坚持创新至上,勇争第一;恪守正向价值,长期主义。

    如果说2023年是大象新闻的“整合”年,2024年就是大象新闻的“提质”年——稳中求进,先立后破。2024年,大象新闻正式发布和确立了大象文化宣言和新闻价值观,以“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为核心文化宗旨,以“移动互联优先”为考核风向标,以“交叉核实、理性引导、正向价值、客观公正、公私分明”为新闻价值观。

    未来,大象新闻将以“大象文化宣言和新闻价值观”为内生动力,激活内部机制体制,创新发展,敢为人先,以新视听打造新名片,以新技术赋能新文化,以新语态引领新传播,致力于把大象新闻打造成全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实践的典范。

    视听中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政经·要闻
   第03版:政经·资讯
   第04版:政经·关注
   第06版:政经·速览
   第07版:政经·金融
   第08版:政经·博览
高质量发展 | 河南大象新闻:以主流,向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