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肥”
“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壤,这样就能形成滋养大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近日,在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局下属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一项“变废为肥”的绿色循环农业试验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那么,这里试验田到底是如何“变废为肥”的呢?据了解,垃圾分类作为当下环保工作的重点,受到相关部门及众多市民的广泛关注。实验田就是该中心探索出的更高效、更完整的绿色循环机制创新型项目。该中心从源头分类到资源化利用,推动高效循环利用体系的建立,成功实现了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壤,滋养大地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采访中,二七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制沼和堆肥等工艺,将厨余垃圾和果蔬垃圾转化为滋养土地的绿色有机肥料,再把肥料送进实验田,用来滋养实验田内种植的有机蔬菜,为蔬菜生长提供天然养料。
实验田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剂,且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虫害和病害,从而改善土壤,种植出健康绿色的有机蔬菜,真正做到减少化学肥料等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维护了生态平衡和环境绿色程度。这种“垃圾变肥料、肥料育良田”的良性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减少了垃圾处理的压力和碳排放的数量,还极大地提升了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该工作人员表示,展望未来,他们中心将继续深入谱写这幅“绿色革命”画卷,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视角来加强实验田的建设与管理,真正做到绿色革命和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环境。让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生机与希望,共创一个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