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政经·速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政经·要闻

第03版
政经·资讯
今报网首页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话烂梗流行
如何让孩子学会
正确驾驭网络语言
□评论员 王晓娜

    图源:视觉中国

    据《南风窗》报道,初二的语文老师唐昕每次批改周记时,总能看到几个扎眼的字词,“我真的会谢”“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悟了”……这些经历让唐昕觉得,有必要对这些网络烂梗采取措施,防止其影响学生们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和习惯。

    网上流行的黑话烂梗对中小学生影响有多大?据网友讨论,在上课时,老师问“谢谢”的英文怎么说,三年级的小学生答道:“栓Q。”每当老师讲到“为什么”,讲台下会传来接话的声音:“因为他善。”除此之外,试卷、作文,也都经常见到学生提及网络梗。

    黑话、烂梗的蔓延,已经代替了很多有内涵的语言,就像我们在夸赞惊艳的风景、独特的美食时,除了“YYDS”竟找不到一个恰当、准确的词来形容。成年人的脑容量尚且会被网络梗侵蚀,更何况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小学生。黑话、烂梗的流行,会使孩子们降低语言表达能力、丧失判断能力、扭曲对世界的认知。

    不可否认,一些网络流行词汇,确实更贴合社会发展,比如“点赞”“内卷”“躺平”,简练又精准,使用起来直白高效。但中小学生对词汇的认知能力不足,把握不好使用词汇的尺度,以至于会被“恐龙扛狼”“鸡你太美”“绿茶”等毫无意义的低俗烂梗带偏,甚至不分场合、不分语境地使用。

    黑话、烂梗的流行,与智能设备、社交软件的发展息息相关。相比笨重、单调的书本,手机更能吸引人们为之投入。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平台等多方努力,阻挡黑话、烂梗对中小学生的侵蚀。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载体,也会影响和塑造思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网络用语与我们已有的语言表达进行对比,比如,在谈及“YYDS”时,口语中有“好厉害”“棒极了”等表述,书面语言则有“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等成语,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语言的差异性。

    同时,平台要加强对不良信息和网络黑话的监控,学校和社会组织也要开展网络语言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规范网络用语的意识,让孩子们在健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政经·要闻
   第03版:政经·资讯
   第04版:政经·关注
   第05版:政经·关注
   第06版:政经·速览
   第07版:政经·资讯
   第08版:政经·博览
大象新闻适配鸿蒙原生系统,get新体验!
胖东来2024年销售收入
将突破150亿元
黑话烂梗流行
如何让孩子学会
正确驾驭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