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的供热问题一直是影响居民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的“顽疾”。串联供热系统存在的“热损高、效率低、纠纷频”等弊端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难题,郑州热力集团各供热分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入推进老旧小区供热设施“串改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服务模式,试点先行探新径
5月6日,郑州热力集团东区供热分公司联合集团并网验收中心,以西里路54号院市政协家属院为试点,精心构建“政策宣贯+技术赋能+多方共治”三位一体的改造模式。
一是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民生工程“零盲区”。在小区广场设置“供热改造宣传服务点”,将政策可视化、技术通俗化,让居民对供热改造有更清晰的了解。
二是构建标准体系,筑牢工程质量“生命线”。在施工标准方面,实行“五化”管理,即图纸设计规范化、材料选用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化、运维管理智能化、质量验收数字化,确保改造工程的高质量推进。
三是打造民生工程“样板间”。东区分公司联合并网验收中心与社区、用户代表、施工方代表进行现场座谈,宣传集中供热系统用户工程建设规范,认真倾听居民心声,从多维度系统性解答共性问题,稳定居民预期。
与此同时,东区分公司以点带面,构建老旧小区供热改造长效机制。通过“改造方案共商、施工监督共管、运维效果共评”,实现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直面历史遗留问题,精准施策解民忧
桐柏路191号院是个典型的老旧串联集体用热小区,有30栋老式居民楼,用热户数550多户。2020年虽进行了二次网改造,但室内老旧供热设施未参与改造,供热质量未见明显改善。 2024年,因机构改革出现无人代收热费情况,虽经多方协调暂时解决2024 - 2025年采暖期用暖问题,但供热设施改造迫在眉睫。
5月8日上午,西区供热分公司党支部联合计划路社区开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社区共建暖心融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党支部主动与社区对接,组织相关人员到小区部分楼栋前现场勘察、了解管网现状、听取用户意见,提出整改方案。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用户宣贯《集中供热系统热用户工程建设规范》,从政策制定、技术标准、实施流程、施工改造备案等方面进行解答,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参与改造的信心。
此次活动,为解决今冬用热收费等系列问题提供了思路,让用户对后续工作推进吃了“定心丸”。
党建引领“网格红”,精准发力解难题
市公安家属院、淮南街25号师范学院家属院均为典型的老旧串联集体用热小区,且二次管网由用户自行管理。随着单位后勤管理退出和缺乏正式物业接管,管网老化无人维护的问题越发严重。再加上暖气缴费率低,供热效果进一步恶化,若不及时进行改造,不仅居民温暖难以保障,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5月14日,北区、南区供热分公司党支部联合集团经营发展部,分别走进市公安家属院、师范学院家属院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逐户走访居民,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居民阐释将老旧串联系统改造为并联系统的必然性和优势。
郑州热力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串改并”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现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显著成效,为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接下来,他们将秉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理念,持续深化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工作,让更多老旧小区迎来供热系统的升级,让居民的生活更加温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