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聚焦

第03版
民生·聚焦
今报网首页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黎阳收”到“吨半粮田”的丰收密码
大象新闻记者 冉晓晖/文图

    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

    浚县,这座自古享有“黎阳收、顾九州”美誉的粮食丰产之地,如今再次以卓越的农业成就引领潮流。作为鹤壁农业生产的核心区域,浚县现有耕地108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达79.8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种地要有新思维、新方法

    站在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中,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玉米挺拔而立,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翠绿的叶片闪耀着勃勃生机。在这连方成片的玉米田里,有种业公司的品种展示基地,也有种粮大户托管的口粮田。每块高标准农田外围都有沟渠相连,洪涝时田间多余的水可尽快排入农田周边的渠中,汇入卫河;在无法汲取地下水的情况下,适时引水入渠,进行灌溉。不仅如此,隐秘在田间玉米苗下的一条条笔直的滴灌带密布成网,实现精准滴灌。

    浚县种植户付太华说,一亩地铺设滴灌带的成本在100元左右,但密植滴灌技术却能使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借助北斗导航辅助驾驶与智能监控,去年每亩玉米产量超1800斤。他感慨,如今种地不仅是农活,更是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打造高产模式。

    ●五良融合打造吨半粮田

    浚县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涵盖了6个镇街道、126个行政村,并建设了农业科技生产监测站、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测系统和智慧水利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肥管理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全覆盖以及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这一示范方不仅是全省最大的成方连片高标准农田之一,更是全省顶尖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专家董文全说,浚县坚持“单产创新高、高产扩规模”的理念,统筹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探索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五良”融合模式,形成了一系列高产技术模式,并成功打造了一批“吨半粮田”。在良种培育上,浚县支持35家种子企业发展,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2024年新通过国家、省审定品种4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

    同时,浚县还注重推广良法,创新构建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的“五定”机制,并初步形成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增产模式。在良机应用上,浚县积极推广大型智能化农机等现代装备,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得益于这些努力,今年浚县小麦亩均产量达到581.9公斤,较去年增加20.9公斤,高于全省亩均产量137公斤。百亩攻关试验田亩产更是达到853.1公斤,刷新了浚县小麦单产历史纪录。万亩高产片玉米单产也力争达到750公斤以上。”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侯宝华介绍说。

    目前,鹤壁市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单产提升的道路。鹤壁的高标准农田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86%,粮食生产连续10年领跑全国同面积单产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4%以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聚焦
   第03版:民生·聚焦
   第04版:民生·关注
   第05版:民生·关注
   第06版:民生·观察
   第07版:民生·综合
   第08版:民生·综合
“黎阳收”到“吨半粮田”的丰收密码
绘就淇河百里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