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聚焦

第03版
民生·聚焦
今报网首页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淇河百里生态画卷
□大象新闻记者 冉晓晖/文图

    淇河风光

    淇河,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河流,古称淇水,被誉为“《诗经》之河”。其176公里的流程中,有83公里穿越鹤壁,见证了《诗经》中39篇佳作的诞生。作为鹤壁人民的母亲河,淇河不仅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一条传诵着无数诗词佳句的诗河、史河、文化河。

 

    ▶一河十园 再现《诗经》美景

    近年来,鹤壁市围绕淇河精心打造了“一河十园”景观带,将文化、美景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如今,淇河已蜕变成一方生态宝地、一条幸福之河,推动着鹤壁向更绿色、更生态的城市迈进。

    漫步在淇水诗苑,这条位于淇河东岸的生态史诗文化长廊,游客可以深切感受到《诗经》中悠悠淇水的韵味。这里充分运用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将《诗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河十园”城市滨河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淇水诗苑为游客提供了一处领略淇河美景、探寻《诗经》文化足迹的绝佳之地。

    “为了再现‘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的壮美景色,我们将淇河打造成了一条‘生态、文化、幸福’之河。”鹤壁市淇滨区园林绿化中心办公室主任董志彬介绍说。结合淇河生态修复工程,鹤壁市高质量打造了沿淇十园,每一座公园都有其独特的品貌和风貌。这些公园将淇河诗经文化、自然美景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寓文于游、文旅结合,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在淇奥翠境园,这个全国唯一以《诗经》卫文化和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园内的路名、亭名、井名都来源于《诗经》和卫国历史文化。园区内秀竹、樱花、绿草相映成趣,白鹭、鸳鸯、黑鹳、白天鹅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沿河可见。这里形成了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生态画卷,让游客充分享受“居在林中,行在景中”的美好环境。

    ▶一条河流出39篇诗经佳作

    为了重现《诗经》中的淇水美景,鹤壁市颁布施行了《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将淇河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遵循生态保护、人文资源维护、历史尊重及适应地方特色的原则,鹤壁市在淇河新区约15公里的河道及其两岸实施了“一河五园”项目。这一举措将淇河塑造成了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自然生态走廊。通过强化河流综合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淇河现已呈现出树木繁茂、水质清澈、鱼类畅游、鸟类争鸣的壮丽景象。这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沿岸居民共同维护和共享的幸福河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聚焦
   第03版:民生·聚焦
   第04版:民生·关注
   第05版:民生·关注
   第06版:民生·观察
   第07版:民生·综合
   第08版:民生·综合
“黎阳收”到“吨半粮田”的丰收密码
绘就淇河百里生态画卷